实验动物科学 ›› 2023, Vol. 40 ›› Issue (1): 10-15.DOI: 10. 3969 / j. issn. 1006-6179. 2023. 01. 002
摘要: 目的 选择理想的符合临床实际的控制性超促排卵( COH) 大鼠模型,为后续的实验提供良好的实验基础。方法 将 75 只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组(N) ,模型 10 组(M10) ,模型 20 组(M20) ,模型 40 组(M40)和模型 100 组(M100) ,每组各 15 只。 各模型组分别于动情期后一日的下午 5:00 给予腹腔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( PMSG) 10单位、20 单位、40 单位和 100 单位,并于 48 h 后,再分别给予腹腔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( HCG) 10 单位、20 单位、40 单位和 100 单位,注射完后立即合笼,以次日行阴道涂片见大量精子记为怀孕 1 d。 在第 8 天,行剖宫探查,记录大鼠的妊娠情况和着床的胚泡数。 另取 25 只大鼠,按上述方法随机分对照组和不同剂量干预组,每组 5 只,各组大鼠在妊娠第 5 天取材,处理后观察子宫内膜胞饮突和 LIF 蛋白的表达。 结果 各组大鼠交配率无统计学差异(P>0. 05) 。 与 N 组相比,M10 组大鼠怀孕率无明显降低( P> 0. 05) ,M20、M40 和 M100 组大鼠怀孕率明显降低(P<0. 01) ;和 N 组相比,M10 组大鼠胚泡着床位数无明显增加(P> 0. 05) ,M20、M40 和 M100 组大鼠胚泡着床数明显增高(P<0. 05) 。 和 N 组相比,M10 大鼠子宫内膜 LIF 蛋白表达量无明显差异(P>0. 05) ;M20、M40 和 M100 组大鼠子宫内膜 LIF 蛋白表达量明显降低(P<0. 05) ;M40 和 M100 组大鼠子宫内膜 LIF 蛋白表达量比 M20 组更少,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(P>0. 05) 。 N 组大鼠在妊娠第 5 天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表面胞饮突丰富;M20 大鼠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表面几乎未见明显胞饮突表达。 结论 M20 组大鼠妊娠率较正常组明显降低,且平均胚泡数较高,胞饮突提前出现,LIF 表达较正常组降低,是较为符合临床实际的理想模型。
中图分类号: